一、糖友運動的好處1
治療糖尿病的三大原則為:飲食管理、適當運動、藥物控制。其中運動對於糖友有以下優點:
1、改善糖尿病數值及藥物控制
(1)相關數值
可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同時提升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
(2)藥物控制
減少口服降糖劑及胰島素的需求量,提高一般非藥物治療對身體的效果。
2、減少併發症
美國糖尿病防治計劃(Diabetes Preventive Program,DPP)證實,每天做30分鐘的中度運動(以快走步行為主)、減輕體重5至7公斤,可使肥胖、血糖略為偏高的高危險群,三年內的糖尿病發生率減少58%。此外,對其他衍生的心血管病變也有預防與治療的效果。
※中度運動3:持續10分鐘以上還能順暢地對話,但無法唱歌。中度運動會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也會流一些汗。
二、運動前評估
糖友進行運動前應該與醫師討論評估身體情況,避免潛在併發症發生。評估應包括:
1、心血管
應針對家族病史、危險因子(如高血壓、抽菸、肥胖等)及心電圖檢查了解心肺功能供氧情形。
2、眼睛
如果有嚴重或惡化中的視網膜病變,應避免進行會造成血壓快速變化的活動,包括會有視覺刺激或用力換氣的高強度球類運動,例如:籃球、足球等。
3、腎功能
運動時若過度用力換氣可能會使血壓快速升高,導致腎臟中血壓也增加,造成腎功能惡化。運動時須注意有無頭痛、心律不整、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等的現象,避免血壓收縮壓高於180 mmHg。
4、下肢
應檢查下肢是否有神經病變、周邊血管疾病及骨科與足部傷害的病變。可考慮選擇對下肢衝擊程度低的運動,如:水中有氧、游泳、腳踏車、划船等。
5、血糖
高強度或激烈運動可能使升糖素和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運動應隨時注意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類型及強度。
三、運動注意事項
1、運動應在飯後1至2小時進行,避免飯前空腹及胰島素作用高峰時運動造成低血糖。
2、避免在胰島素缺乏、血糖過高(超過250毫克/毫升)下運動,易產生酮體,可能症狀包含:多尿、口渴、疲累無力、腹痛、呼吸急促等。4若有相關情況發生,請及早就醫診斷。
3、運動後如果發現有全身虛弱、嗜睡、頭暈、冒冷汗、抽筋等症狀,可能血糖已經低於80毫克/毫升。這時應立刻停止運動,補充含糖食物,並在回診時主動告知醫師血糖狀況。
4、避免單獨在偏遠地區運動,若發生意外可能無人求助。另建議隨身攜帶點心,預防低血糖。
5、若身體不適或生病不要勉強自己運動,可能使病情惡化。
四、運動種類建議1, 2
以血糖控制為目標。只要心跳率高於平時靜止狀態20至30下,就可以顯著促進身體健康。
建議每天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每週運動 3至4 次,每次持續 20至40 分鐘,使運動後胰島素敏感度改善維持 12至24小時。
1、有氧運動
透過使用大肌肉群、規律性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並促進胰島素作用,如:快走、慢跑、游泳、腳踏車、太極拳等。
如果有肥胖或關節退化等狀況,可考慮進行低衝擊或非負重的運動形式,如:水中有氧、游泳、腳踏車、划船等,可減少下肢關節負擔。
2、輕度肌力訓練
輕度肌力訓練可幫助改善糖尿病與老化造成的胰島素阻抗現象。如:舉低重量啞鈴增加負重、四肢伸展時使用彈力帶增加阻力等。
更詳細的運動資訊,請見如下文章:
【強化下肢系列】
➜ 行動養肌教室#1|常覺得下肢無力?下肢肌力訓練
➜ 行動養肌教室#2|彈力帶坐姿膝伸展 大腿前側肌力訓練
➜ 行動養肌教室#3|大腿有力膝關節負擔就越少 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訓練
➜ 行動養肌教室#4|下坡煞車必備 脛前肌(小腿)訓練
【強化上肢系列】
➜ 行動養肌教室#5|肱三頭肌訓練(彈力帶)
➜ 行動養肌教室#6|肱三頭肌訓練(椅子)
➜ 行動養肌教室#7|讓手更有力 肱二頭肌訓練
【強化全身/核心部位系列】
➜ 行動養肌教室#8|有效改善駝背現象 背肌訓練
➜ 行動養肌教室#9|走路時穩定骨盆 臀大肌訓練
➜ 行動養肌教室#10|坐姿反向捲曲 腹肌訓練
➜ 行動養肌教室#11|適合男女老少的伏地挺身
參考資料:
1、國民健康署《糖尿病防治手冊(糖尿病預防、診斷與控制流程指引)》: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359&pid=1235 (Accessed on 2022/5)
2、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屏醫衛編碼 NO.010:糖尿病人之運動」: https://netreg.pntn.mohw.gov.tw/he/10%E7%B3%96%E5%B0%BF%E7%97%85%E4%BA%BA%E4%B9%8B%E9%81%8B%E5%8B%95.pdf (Accessed on 2022/5)
3、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運動強度: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1&pid=9739 (Accessed on 2022/5)
PC-TW-103931-16-JUN-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