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拿到健康報告時,看到「慢性腎臟病」以及後面跟著的「第X期」,心中難免會感到不安。但請先別擔心!「分期」其實是醫療團隊用來了解您腎臟健康狀況、並制定個人化照護計畫的一張重要「健康地圖」。它幫助我們了解現在的位置,並規劃未來的最佳路徑。而這張地圖上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腎絲球過濾率 (eGFR)」。
一、我的腎功能分數:什麼是「eGFR」?3
我們可以將「估計腎絲球過濾率 (eGFR)」想像成腎臟的「健康分數」或「工作效率指數」,一個健康的腎臟分數大約在 100 分左右。這個分數是醫師透過抽血檢驗您血液中的「肌酸酐」濃度,再搭配您的年齡、性別等資料,經由公式估算出來的。這個分數越高,通常代表腎臟清除體內廢物的效率越好。
二、五個分期的意義與照護重點1,2
第一期 (eGFR≥ 90) & 第二期 (eGFR 60-89):
腎藏功能保有正常人的 60%以上。臨床症狀少,但可經由尿液或血液檢查得知有血尿、蛋白尿或腎功能異常
治療方式:
- 控制血糖:飯前應低於 110 mg/dl,飯後應低於 140 mg/dl,糖化血色素低於 7%。
- 控制血壓:收縮壓應低於 130 mmHg 以下,舒張壓低於 80 mmHg 以下。
- 抑制免疫活性:腎小球腎炎生重度蛋白尿時可接受類固醇治療,期間應遵從醫師指示服藥,切勿自行停藥。
- 改善生活飲食習慣:每週三次運動,每次至少 30 分鐘,不抽菸、不酗酒、不熬夜,維持規律的作息,並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第三期 (eGFR 30-59) &第四期 (eGFR 15-29):
腎臟功能只有一般人的 15-59%,會有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和倦怠等症狀
治療方式:
- 控制體重:維持規律的運動及藥物治療。
- 控制鹽分:減少鹽分攝取以避免水腫。
- 改善貧血症狀:不要擅用「補品」,應依醫師處方注射人工合成血球生成素並補充鐵劑以改善貧血症狀。
- 補充鈣質:減少攝取高磷食物,飯中服用磷結合劑來降低磷的吸收,並補充鈣質以预防腎骨病變。
第五期 (eGFR < 15):
腎臟功能剩下不到15% ,無法正常代謝及維持體液平衡,出現尿毒症症狀
治療方式:
- 預防高血鉀:透過飲食和藥物來預防高血鉀,避免心律不整。
- 改善貧血症狀:依醫師處方注射人工合成紅血球生成素,並補充鐵劑以改善貧血症狀。
- 減輕心肺積水:使用利尿劑,若仍無法改善,可改用透析治療。
- 做好透析的選擇與準備:做好緊急放置洗腎血液導管的準備。
三、分期不等於判決,積極管理是關鍵
請記得,分期數字是用來「幫助管理」的工具,而非「決定命運」的判決 。許多腎友透過良好的飲食控制、血壓血糖管理、規律用藥及健康作息,可以長久地將腎功能維持在穩定的階段,大大延緩進入下一分期的時間 。
參考資料:
1. 台灣腎臟醫學會。臺灣慢性腎臟病臨床指引專書 2025更新版,2025。
2. 台灣腎臟醫學會。腎利人生主題館。Accessed on http://www.ckd-tsn.org.tw/topic.php?sn=2.
3. 國家衛生研究院。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手冊,2018。
PC-TW-107728-02-Jun-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