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疾病與合併症

認識疾病與合併症

帶您用最易懂且圖文並茂的方式
認識疾病與其合併症

食醫住行

食醫住行

從飲食、醫療保健、居住到運動旅行
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指南
照顧您生活裡的方方面面

【肺纖維化的生活照護指南:呼吸困難與疲憊篇】

一、呼吸困難及疲憊有哪些影響?

呼吸困難是指病人主觀上有空氣不足或呼吸費力的感覺,而客觀上表現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1隨著肺纖維化的病程惡化,病患會逐漸在快走、爬坡時感到呼吸吃力,並逐漸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容易疲勞等的症狀。

初期,可能只會在散步、爬樓梯等輕微活動時感到呼吸困難。但隨著症狀惡化,在做簡單的日常活動,像是:洗澡、穿衣、講電話時,也可能感到呼吸困難。

這些症狀影響到日常生活,使得患者的活動量、肌肉量降低,進而釀成惡性循環,在日常活動時越發吃力,容易感到疲憊。呼吸困難及疲憊均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因此,持續治療以及保持活動量是非常重要的。

二、如果有呼吸困難及疲憊狀況該如何處理?

1、保持活動量

呼吸困難及疲憊感會讓人不想活動;可以先試著放慢動作並適度休息,但重點是一定要保持活動!多走路、適當運動、舒展筋骨,讓身體保持一定的活動量。

此外,運動有助於維持肺部功能。在運動前病患應先諮詢主治醫生,了解自己的身體適合哪些運動、什麼強度,再去安排、進行鍛鍊。

2、肺部復健

根據長庚醫訊資料顯示,肺部復健是針對肺部所做的復健治療,著重在3方面的訓練2:肺部清潔、塌陷肺泡擴張、呼吸咳嗽肌群訓練。

而不管是哪一種訓練,都是為了延緩肺功能退化,並讓剩下的肺功能發揮到極致,來改善呼吸困難的症狀。

3、氧氣治療

醫師可能會視情況給予氧氣治療,以減少呼吸困難的次數,讓患者更容易保持活動。

4、呼吸及放鬆技巧

呼吸困難可能會讓患者感到害怕、痛苦或焦慮,但越緊張對呼吸越沒有幫助。萬一碰到這種情況,呼吸技巧能讓病患重新掌握呼吸,放鬆技巧則有助減輕焦慮感。

(1)噘嘴呼吸3

噘嘴呼吸是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執行的呼吸運動,平常應經常練習,幫助氣體能夠順利進出呼吸道、增加肺部功能,緩解在呼吸困難時的不適感。平時也可以多加練習噘嘴呼吸,每天找時間練習3次,每次10分鐘。

(2)腹式呼吸4

當躺著或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放鬆或休息時,可使用這種呼吸方式。建議每天找時間練習3次,每次10分鐘。

5、少量多餐

若一下子吃得太飽,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建議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將一天攝取量分成4到6餐,每餐吃約8分飽,就可以避免一次進食量太大。並藉由多次進食,提供較高的飽足感。除了正常營養均衡的三餐以外,早上和下午的時間可以吃一些小點心。

6、維持理想體重

體重過重會增加肺部壓力,造成呼吸及活動困難。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BMI(身體質量指數)應維持在18.5(kg/㎡)及24(kg/㎡)之間,BMI≧24即為過重。5

※BMI = 體重(公斤) ÷ 身高(公尺) ÷ 身高(公尺),BMI18.5至24為正常範圍。(計算網址:https://health99.hpa.gov.tw/onlineQuiz/bmi

參考資料:

1、三軍總醫院 - Tri-Service General Hospital〈呼吸困難〉:https://wwwv.tsgh.ndmctsgh.edu.tw/PaIn/191/10040/29086/229 (Accessed on 2024/01)

2、長庚紀念醫院〈特發性肺纖維化病人之肺部復原訓練〉: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2004011 (Accessed on 2023/12)

3、臺中榮民總醫院〈噘嘴式呼吸指導〉:https://www3.vghtc.gov.tw:8443/html/images/upimages/1754F120248.pdf (Accessed on 2023/12)

4、行天宮醫療志業醫療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腹式呼吸放鬆技巧〉:https://www.eck.org.tw/wp-content/uploads/2020/08/%E8%85%B9%E5%BC%8F%E5%91%BC%E5%90%B8%E6%94%BE%E9%AC%86%E6%8A%80%E5%B7%A7.pdf (Accessed on 2023/12)

5、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網站〈身體質量指數BMI〉:https://health99.hpa.gov.tw/onlineQuiz/bmi (Accessed on 2023/12)

PC-TW-103828-08-Mar-2024

台語錄音檔


國語錄音檔

您的健康,有我相伴
您的健康好夥伴!

您的健康,有我相伴
您的健康好夥伴!

您的健康,有我相伴
您的健康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