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疾病與合併症

認識疾病與合併症

帶您用最易懂且圖文並茂的方式
認識疾病與其合併症

食醫住行

食醫住行

從飲食、醫療保健、居住到運動旅行
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指南
照顧您生活裡的方方面面

【糖尿病的生活照護指南:保腎篇】

一、糖尿病與腎臟病的關係

根據統計,第二型糖尿病(俗稱成人型糖尿病)患者的腎病變發生率約30%至50%,且國內血液透析(俗稱洗腎)病人中約有40%至50%是糖尿病引起的1。如果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腎病變的罹患率,將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避免長期血液透析(洗腎)帶來的不便與難受。

二、什麼是糖尿病腎臟病變?

腎臟是血液淨化器官,負責過濾血液中的含氮廢物與過多的液體2

糖尿病患者若長期病情控制不佳,使得腎臟長時間過濾血糖濃度高的血液,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久而久之便導致腎臟病變3。腎臟病變可能會讓病患需長期透析(洗腎)治療外,還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與造成死亡。

糖尿病腎臟病變在初期往往沒有症狀,難以自行察覺,可以透過尿液檢查或是血液檢測來判斷。4

好發族群5

 

常見症狀5

三、如何預防腎臟病?5, 6

 

1、補充足夠水分

喝好水可以保護腎臟,且有益健康。但喝水是有其要訣的,每公斤體重每天應喝30毫升的水。7例如: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應喝1,800毫升的水(約5杯馬克杯)。

喝水要一口一口慢慢喝,1小時不超過1,000毫升(約2至3杯馬克杯),每次不超過200毫升,勿喝過量。一次喝大量水會稀釋胃液、影響消化,反而增加腎臟負擔。

2、維持理想體重

肥胖是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如果身體的代謝異常,容易造成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更會改變腎臟的血流量,影響腎臟動脈的血壓及腎功能8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BMI(身體質量指數)應維持在18.5及24之間,BMI≧24即為過重。9成人男性腰圍應小於90公分(35英吋),成人女性小於80公分(31英吋)為理想值。10

※BMI(身體質量指數) = 體重(公斤) ÷ 身高(公尺) ÷ 身高(公尺)

※身體質量指數BMI計算網站:https://health99.hpa.gov.tw/onlineQuiz/bmi

3、控制血糖

高血糖會造成腎絲球過濾速率增加,導致腎絲球肥大及增生,腎絲球基底膜開始出現病變,使血中一些有用的蛋白質漏出至小便中排出,因此出現早期糖尿病腎病變的尿蛋白。而到比較後期時,腎臟的過濾功能逐漸損害,無法正常清理身體的有害物質,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1

建議可以透過血糖機定時檢測血糖,除了回診時能作為醫師調整藥物的參考依據外,也是保障自己生命安全的最佳方式!

4、控制血壓

高血壓是糖尿病腎臟病變惡化、中風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預測因素11。長期持續高血壓的狀態會對腎臟的血管造成負擔,引起動脈硬化。動脈硬化會導致血管變窄,腎臟內的血量變少、機能惡化,導致水分無法作為尿液被充分排出體外。當體內血量增加,最終增加心臟的負擔,血壓也隨之增高。12

血壓最好控制在收縮壓小於130 mmHg、舒張壓小於80 mmHg以下才安全。透過良好的血壓控制來保護腎臟,並降低罹患心衰竭和急性肺栓塞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幫助減低死亡的風險12

5、控制血脂

糖友比一般人更容易有高血脂症,約有50%的糖友血脂異常13。血脂異常的併發症會導致動脈硬化惡化,損傷腎臟,引起慢性腎臟病12

美國糖尿病學會2013年建議將成人糖尿病的膽固醇控制目標如下,以維持健康的血脂狀態。13, 14

總膽固醇(TC)

小於200 mg/dL(正常值為200 mg/dL以下)。

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

小於100 mg/dL。

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好膽固醇)

男性大於40 mg/dL,女性大於50 mg/dL。

三酸甘油脂(TG)

小於150 mg/dL。

6、穩定用藥

請確實依照醫師的處方,按時服用藥物,以控制疾病。

7、定期回診和健康檢查

定期回診治療,追蹤糖尿病控制狀況。且每半年至一年做1次糖尿病腎病變的篩檢15

8、規律運動

建議每天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每週運動3至4次,每次持續20至40 分鐘;並以血糖控制為目標,只要心跳率高於平時靜止狀態的20至30下,就可以顯著促進身體健康。

9、均衡飲食

每天適量地攝取六大類食物,並且定時定量攝取含醣食物(如全穀根莖類、奶類、水果類),有助於血糖的穩定變化。

10、戒菸、戒酒

糖友應避免喝酒、吸菸。

● 菸品中的尼古丁會讓血管收縮、刺激身體釋放腎上腺素,導致血壓升高16

● 飲酒過量會囤積成脂肪,對於血脂容易異常的糖友來說是種負擔。若需飲酒,應適量。

歡迎點擊健康好夥伴LINE官方帳號下方的【健康任意門】選單,在【樂活動一動】和【營養好幫手】中可查看更多運動、飲食衛教內容喔!

參考資料:

1、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全民糖尿病觀測站〈慢性合併症-腎臟病變〉:http://www.diabetes.org.tw/wddt_heduc01.jsp?P_TNO=EDUC990070003&P_HCTG=G (Accessed on 2023/12)

2、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認識你的腎臟〉: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35&pid=1198 (Accessed on 2023/12)

3、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糖尿病中心〈糖尿病腎病變的機轉〉:https://www.cych.org.tw/cych/dmcenter/show.asp?c_id=237 (Accessed on 2023/12)

4、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糖尿病與腎臟的關係〉:https://www.tph.mohw.gov.tw/?aid=801&pid=7&page_name=detail&iid=914 (Accessed on 2023/12)

5、三軍總醫院〈認識慢性腎臟病〉:https://wwwv.tsgh.ndmctsgh.edu.tw/files/web/192/contents/10052/1050323%E8%AA%8D%E8%AD%98%E6%85%A2%E6%80%A7%E8%85%8E%E8%87%9F%E7%97%85.pdf (Accessed on 2023/12)

6、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預防慢性腎臟病之護理指導〉:https://www.nant.mohw.gov.tw/public/hygiene/a2a1340ba60f67c7549771ea16dabb73.pdf (Accessed on 2023/12)

7、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水分攝取有撇步 腎功能決定攝取量〉:https://www.taic.mohw.gov.tw/?aid=509&pid=61&page_name=detail&type=16&iid=2367 (Accessed on 2023/12)

8、亞東紀念醫院腎臟內科〈淺談『糖尿病、高血壓和腎臟病』的關係〉:https://depart.femh.org.tw/kn/chinese/contents/31-12.htm (Accessed on 2023/12)

9、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網站〈身體質量指數BMI〉:https://health99.hpa.gov.tw/onlineQuiz/bmi (Accessed on 2023/12)

10、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成人健康體位標準〉: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42&pid=9737 (Accessed on 2023/12)

11、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淺談糖尿病腎病變〉:https://www.kmuh.org.tw/www/kmcj/data/9305/10.htm (Accessed on 2023/12)

12、中華民國多囊腎腎友協會〈生活習慣與慢性腎病〉:https://adpkdtw.org/a2-6-1/ (Accessed on 2023/12)

13、臺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糖尿病合併高血脂治療〉:https://wd.vghtpe.gov.tw/meta/Fpage.action?muid=5976&fid=6287 (Accessed on 2023/12)

14、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如何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ttps://www.kmuh.org.tw/www/kmcj/data/9603/5.htm (Accessed on 2023/12)

15、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糖尿病患應定期篩檢及追蹤腎病變指標〉:https://www.nhi.gov.tw/News_Content.aspx?n=FC05EB85BD57C709&sms=587F1A3D9A03E2AD&s=460A00BC234B1923 (Accessed on 2023/12)

16、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抽煙與心臟病〉:https://www.hch.gov.tw/?aid=626&pid=5&page_name=detail&iid=43 (Accessed on 2023/12)

PC-TW-104368-02-APR-2024

台語錄音檔


國語錄音檔

您的健康,有我相伴
您的健康好夥伴!

您的健康,有我相伴
您的健康好夥伴!

您的健康,有我相伴
您的健康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