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疾病與合併症

認識疾病與合併症

帶您用最易懂且圖文並茂的方式
認識疾病與其合併症

食醫住行

食醫住行

從飲食、醫療保健、居住到運動旅行
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指南
照顧您生活裡的方方面面

【巴金森病的生活照護指南:復健運動篇】

一、復健治療對巴金森病的好處

巴金森病的患者經常會有平衡能力不佳、肌耐力不足、凝凍現象等等問題,導致生活可能無法自理。而復健治療是一種能改善巴金森病患者動作表現及走路平衡的非藥物治療。以下列舉幾項復健治療對巴金森病的好處1

維持日常生活功能

透過復健治療可以讓病人行動更自如,也能延緩退化。

維持心理社會功能

利用復健團隊活動或運動項目,增進病患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以互相支持、減少孤立,也能促進多巴胺分泌。多巴胺是一種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會讓患者感到愉悅、放鬆心情。

增進運動功能

運動治療的目的是為改善步態、移位、平衡、關節活動度與增加肌力。

二、運動復健的注意事項

建議巴金森病的患者可以先詢問醫師是否適合運動復健,以及可以做哪些強度的運動項目,避免受傷。

注意運動環境

若是在戶外運動,應選擇開闊且乾燥的場地。

若是在室內運動,應選擇較寬敞的區域,且要避免傢俱的尖角、保持地面平坦,讓身體在沒有環境限制下安全地達到最大的活動度。

應使用輔具

為了運動的安全性,可以選擇穩定、有靠背的椅子,並依自身狀況決定是否需要扶手輔助。

選擇合適服裝

復健運動時應穿著舒適的運動服裝,也要選擇舒適合腳的運動鞋,並注意鞋底的紋路是否足夠防滑,以避免滑倒。若是在家運動且做輕度運動者可考慮不穿運動鞋,但若是衝擊力較大的運動(如跳舞),建議還是穿著運動鞋,以保護關節。

設定適當的運動強度

建議巴金森病患者每日進行1小時運動,或拆解成兩次運動各30分鐘,同時注意運動時的藥效反應,避免運動途中肢體突然僵硬、跌倒。4不過,若是屬於後期體力較差的病患,建議先經由醫師評估之後再進行訓練,才會比較安全。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對「運動強度」3的說明如下,強度由弱到強排序:

1、坐式生活型態

僅止於靜態生活的內容,不能列入每週150分鐘身體活動累積量。

2、輕度身體運動

不太費力的輕度身體活動,不能列入每週150分鐘身體活動累積量。

3、中度身體運動

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還能順暢地對話,但無法唱歌。這類活動會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也會流一些汗。

4、費力身體運動

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時,無法邊活動,邊跟人輕鬆說話。這類活動會讓身體感覺很累,呼吸和心跳比平常快很多,也會流很多汗。

應在適應該階段強度後再循序漸進增加,並因身體狀態進行調整,不要勉強,避免因過度運動產生疼痛及不適狀況。

三、巴金森病的復健類型與建議

不論患者屬於何種分期,皆可接受運動治療。運動治療的目的是為改善步態、移位、平衡、關節活動度與增加肌力。已有研究證實認為以下幾種運動介入可作為藥物以外的輔助治療,用來改善巴金森氏症的運動障礙2

巴金森病運動治療的原則包括每週2到3次中等強度*以上有氧運動,如行走、有氧舞蹈、騎腳踏車等。可先從5至10分鐘的運動時間開始,逐步增加至20分鐘。

另外建議搭配至少2次的肌力訓練,包括彈力帶或沙包之使用。太極和氣功則是能夠改善患者的下肢肌力與平衡,也是很好的運動選擇。

※中強度運動3: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還能順暢地對話,但無法唱歌。這類活動會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也會流一些汗。

參考資料:

1、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巴金森氏症之職能治療〉: http://www.pdcare.org.tw/medical/article?idx=14 (Accessed on 2023/11)

2、Armstrong MJ, Okun M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rkinson Disease: A Review. JAMA. 2020;323(6):548–560. doi:10.1001/jama.2019.22360

3、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運動強度〉: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1&pid=9739 (Accessed on 2023/11)

4、馬偕紀念醫院〈認識巴金森氏症的診斷與治療〉:https://post.mmh.org.tw/m-info/wp-content/uploads/2020/06/202006-367.pdf (Accessed on 2023/11)

PC-TW-103821-04-JAN-2024

<h4 class="ql-align-center"> <span class="ql-size-large"> <img src="https://onestoppsp-bipsp.web.app/images/image_177_1.png"/>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65, 137);"> 一、復健治療對巴金森病的好處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巴金森病的患者經常會有平衡能力不佳、肌耐力不足、凝凍現象等等問題,導致生活可能無法自理。而復健治療是一種能改善巴金森病患者動作表現及走路平衡的非藥物治療。以下列舉幾項復健治療對巴金森病的好處 </span> <sup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1 </sup>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 </span> </h4> <h4> <br/> </h4> <h4 class="ql-align-center"> <span class="ql-size-large"> <img src="https://onestoppsp-bipsp.web.app/images/image_177_2.png"/>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176, 146);"> 維持日常生活功能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透過復健治療可以讓病人行動更自如,也能延緩退化。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176, 146);"> 維持心理社會功能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利用復健團隊活動或運動項目,增進病患與他人互動的機會,以互相支持、減少孤立,也能促進多巴胺分泌。多巴胺是一種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會讓患者感到愉悅、放鬆心情。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176, 146);"> 增進運動功能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運動治療的目的是為改善步態、移位、平衡、關節活動度與增加肌力。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65, 137);"> 二、運動復健的注意事項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建議巴金森病的患者可以先詢問醫師是否適合運動復健,以及可以做哪些強度的運動項目,避免受傷。 </span> </h4> <h4> <br/> </h4> <h4 class="ql-align-center"> <span class="ql-size-large"> <img src="https://onestoppsp-bipsp.web.app/images/image_177_3.png"/>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176, 146);"> 注意運動環境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若是在戶外運動,應選擇開闊且乾燥的場地。 </span>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若是在室內運動,應選擇較寬敞的區域,且要避免傢俱的尖角、保持地面平坦,讓身體在沒有環境限制下安全地達到最大的活動度。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176, 146);"> 應使用輔具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為了運動的安全性,可以選擇穩定、有靠背的椅子,並依自身狀況決定是否需要扶手輔助。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176, 146);"> 選擇合適服裝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復健運動時應穿著舒適的運動服裝,也要選擇舒適合腳的運動鞋,並注意鞋底的紋路是否足夠防滑,以避免滑倒。若是在家運動且做輕度運動者可考慮不穿運動鞋,但若是衝擊力較大的運動(如跳舞),建議還是穿著運動鞋,以保護關節。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176, 146);"> 設定適當的運動強度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建議巴金森病患者每日進行1小時運動,或拆解成兩次運動各30分鐘,同時注意運動時的藥效反應,避免運動途中肢體突然僵硬、跌倒。 </span> <sup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4 </sup>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不過,若是屬於後期體力較差的病患,建議先經由醫師評估之後再進行訓練,才會比較安全。 </span>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對「運動強度」 </span> <sup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3 </sup>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的說明如下,強度由弱到強排序: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112, 182, 225);"> 1、坐式生活型態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僅止於靜態生活的內容,不能列入每週150分鐘身體活動累積量。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112, 182, 225);"> 2、輕度身體運動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不太費力的輕度身體活動,不能列入每週150分鐘身體活動累積量。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112, 182, 225);"> 3、中度身體運動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還能順暢地對話,但無法唱歌。這類活動會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也會流一些汗。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112, 182, 225);"> 4、費力身體運動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時,無法邊活動,邊跟人輕鬆說話。這類活動會讓身體感覺很累,呼吸和心跳比平常快很多,也會流很多汗。 </span>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231, 53, 91);"> 應在適應該階段強度後再循序漸進增加,並因身體狀態進行調整,不要勉強,避免因過度運動產生疼痛及不適狀況。 </span> </h4> <h4> <br/> </h4> <h4> <strong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65, 137);"> 三、巴金森病的復健類型與建議 </strong>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不論患者屬於何種分期,皆可接受運動治療。運動治療的目的是為改善步態、移位、平衡、關節活動度與增加肌力。已有研究證實認為以下幾種運動介入可作為藥物以外的輔助治療,用來改善巴金森氏症的運動障礙 </span> <sup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2 </sup>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 </span> </h4> <h4> <br/> </h4> <h4 class="ql-align-center"> <span class="ql-size-large"> <img src="https://onestoppsp-bipsp.web.app/images/image_177_4.png"/> </span>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巴金森病運動治療的原則包括每週2到3次中等強度*以上有氧運動,如行走、有氧舞蹈、騎腳踏車等。可先從5至10分鐘的運動時間開始,逐步增加至20分鐘。 </span>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另外建議搭配至少2次的肌力訓練,包括彈力帶或沙包之使用。太極和氣功則是能夠改善患者的下肢肌力與平衡,也是很好的運動選擇。 </span> </h4> <h4> <br/> </h4> <h4>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中強度運動 </span> <sup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3 </sup> <span class="ql-size-large" style="color: rgb(0, 0, 0);"> :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還能順暢地對話,但無法唱歌。這類活動會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也會流一些汗。 </span> </h4> <h4> <br/> </h4> <p> <span class="ql-size-small"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 參考資料: </span> </p> <p> <span class="ql-size-small"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 1、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巴金森氏症之職能治療〉: http://www.pdcare.org.tw/medical/article?idx=14 (Accessed on 2023/11) </span> </p> <p> <span class="ql-size-small"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 2、Armstrong MJ, Okun M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rkinson Disease: A Review. JAMA. 2020;323(6):548–560. doi:10.1001/jama.2019.22360 </span> </p> <p> <span class="ql-size-small"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 3、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運動強度〉: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1&amp;pid=9739 (Accessed on 2023/11) </span> </p> <p> <span class="ql-size-small"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 4、馬偕紀念醫院〈認識巴金森氏症的診斷與治療〉:https://post.mmh.org.tw/m-info/wp-content/uploads/2020/06/202006-367.pdf (Accessed on 2023/11) </span> </p> <h5> <br/> </h5> <h5>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PC-TW-103821-04-JAN-2024 </span> </h5>
台語錄音檔


國語錄音檔

您的健康,有我相伴
您的健康好夥伴!

您的健康,有我相伴
您的健康好夥伴!

您的健康,有我相伴
您的健康好夥伴!